3-15创业圈打假手册:融资说谎、数据造假、宣传吹大泡沫

来源:中商情报网     作者:次

数据:app、公众号、交易额均可造假

内容创业火热的背后,虚假现象也不少。

尤其是2015年,部分内容创业者开始在公众账号上做文章,除了购买粉丝外,还刷图文阅读量、刷图文赞、刷投票等。据北京晚报2015年11月的报道,在某个微信推广平台,可以花30元购买500个微信公众平台粉丝,且粉丝自带头像、名称、地区、个性签名,能保证“真实存在,永久不掉粉”。

对于公众平台上的这些作弊行为,腾讯官方也曾公开表示将给予惩罚,且已经有相应的“反刷”机制和技术应对方案。此外,微信方面还强调在公众平台运营过程中,严禁跳转第三方恶意营销链接和不安全外链,并封停微信平台上假货、欺诈等灰色产业链的商业流程,避免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尽管微信下了狠心,但背后服务代理商似乎也不是省油的灯。有家打着“微信营销”旗号的代理商,号称“全网唯一一家不封号的微信业务代理平台”,其代理的业务非常广泛。在“微信刷图文阅读”产品介绍时,该平台称“与真实无异,不仅在手机阅读页显示,也会显示在后台报表之中。”

app领域的数据造假多为一些最常接触到的浅层数据,在公开的信息和媒体报道中最容易看到的就是这些:用户数,订单数,活跃度,市场份额等等,这些数据一般人都不会去查证,所以为创业者留有可以作弊的空间。

此外,app领域的数据作假还包括app刷榜。

刷榜工作室的服务内容包括冲榜、维护等细分工种,服务越来越专业化,他们自称为App推广公司,服务被冠上“APP优化排名——ASO”这个貌似合法的外衣。行业从早先使用软件刷榜,到后来模拟人工,现在直接变成真人手工刷榜。

宣传:媒体吹大创业估值泡沫

2015年7月,国内3个号称“明星级创业企业”连续被网友扒皮。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7月29日、30日两天,《把脸打肿:刷爆朋友圈的“22岁!天使轮估值超6亿”到底是咋回事》《扒皮第二弹:刷屏的“云视链”被一家公司找上门了,指其剽窃》《一个月前,我绝不敢把“无耻”用在创业者身上》《知乎网友把号称“中国特斯拉”的游侠汽车扒得干干净净》《“一亩田”万亿奇迹疑云,夸张和欺骗其实只隔一层纸》等“扒皮”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内刷屏,这些文章将此前刚刚驶上创业神坛的“三驾马车”拉下神坛。

事实上,自2015年年初,创业投资领域“浮躁”之风日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媒体推波助澜。

苏大天宫创投总经理袁方说,不少创业项目都喜欢“疯狂包装”自己,给自己此前的融资数额加一个零或者把“元”改成“美元”,以此在媒体上展示。据袁方观察,这一招也的确有效,“被一些媒体,尤其是比较火的创业公众微信号报道一下后,这些公司会马上抬高自我估值”。

因为有人通过这种捷径成功提高估值,因此这种“被媒体报道”的方式也在创业者圈内广泛应用。

曾有一个初创企业的创始合伙人告诉中国青年报,他们收到过一些比较有名的、自媒体公众号的邀约,“给我们写一篇稿子,收费9000元到几万元不等”。这名合伙人说,有的自媒体运营者向他吹嘘,自己有数十万粉丝,每篇文章阅读量都超过10万次,“他们运行团队总共才五六个人,号称年盈利1000多万元”。

除了对于创业项目本身的吹捧,对于创业者个人的吹捧也蔚然成风。

创投界有一种追逐名校海归的风气,有一部分投资人专投国内外名校毕业生,而名校出身也成为一些创业者自我提升估值的“有力论据”。

上海拙朴投资管理中心创始合伙人邵楠曾遇到过一个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肄业的创业者,他跟“天使”谈价钱,一上来就要了一个很高的估值。“问他为什么这个价?他说我们学校毕业的都是这个价。”对于这样的创业者,邵楠哭笑不得:“是学校创业,还是你创业?”

从整体的创业环境来看,资本冷却阶段,那些无论是融资、数据还是宣传造假的创业公司很可能成为首先被挤出的泡沫。

分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