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后相关的投资理财干货分享

  周末参加了一场之家线下交流会,收获颇丰。会议规格还挺高的,会议上的政商学研发言之类的场面话就不赘述了。

  最货真价实的是:分别代表着各自年龄的70后,80后,90后的三个代表,以各自,分享自己的。除了这,麦芽觉得,他们身上代表的各自特点与偏好,也很有意思。

  话不多说,麦芽分享给大家。

  01

  第一位是深扎深圳的70后,投资过上百家平台。准里有重要的一条:低于1分息的不投。因此,在其展示的占比图中,很多是连麦芽都没听过的平台。

  在其极其简略的讲述下,麦芽得到其两条投资策略:1看广告投平台,找好的推荐平台;2从各大媒体了解(学习知识,增强辨别风险的能力)。

  其实,麦芽听到这的时候,脑中反应“这不就是大嘛?”说他是羊毛党吧,是是也非。他确实在网贷投资有的习惯,但他并不以为业,甚至没有计算过自己年投资有多少。

  台下一家P2P老板见他有如此多的经验,却分享极少,便给他指出能赚更多钱的方法。他拒绝了,脑袋摇成拨浪鼓。他说,他在深有房有车有家,工作不累。

  闲时去爬山、户外与生活。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至于他花时间去研究,纯粹是喜欢。哎呀,这样的生活。麦芽好想来一打。这简直是典型的深圳70后代表,不缺钱、爱生活、思维很前线。

  对讳莫如深、不喜,也没有太大欲望,麦芽曾深接触过的都是如此。想要其公开分享,他们只是“浮光掠影”的讲讲。

  其实,不光网贷,他还、甚至等高风险渠道,对于网贷投资肯定有其自成一套的方式,而非简单上述几条标准和策略。

  无奈他分享甚少,麦芽只能可惜了。

  02

  第二位是位80后女士,很“传统”、很“大妈”。2013年接触网贷,是被一条夸口的广告吸引。经过平台客服专业的讲解和答疑,投出了第一笔钱。

  接着在平台准时回款,与线下“考察”平台后,加。从此,她也以同样考察平台安全的方式,陆了近30家平台。为了方便考察,她只投深圳的平台。

  在她的投资中,她不仅考察,还会微信关注平台动态,还会做笔记、做计划,日报、周报等等,非常用心。投资年收益在13%左右。

  这么用心,且收益并不太高。按照常人理解,那应该算是很稳健谨慎的投资了。无奈,她还是踩了,介绍朋友投资当然也雷了。好在金额不算太多。

  最让麦芽惊讶的是:在其平台中,都没有有名气一点的大平台。

  总结来看,这个投资策略问题有两点:考察平台的方式太单一,且太过倚重线下考察(线下的东西,或者说能让你眼见到的东西,平台都是可以包装的);

  此外,没有平衡策略。

  我们投资讲究分散,一定是一部分保本的情况下抗通胀(也就是挑稳、大、高安全平台),一部分去冒点风险博取高收益。

  可实际她所有的投资渠道选择,风险都非常高。除相对稳定的网贷,她还、股票,但后两者收获甚少。

  03

  第三位是一位90后,工作在一家记账软件平台。2012年还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试水投资,快毕业时实习,还进入过一家。

  无奈两次都踩了雷,前者投资的钱打水漂,后者实习的平台倒闭。但他仍然执着的留在这个圈子,并在这个圈子工作。“即便是倒霉,也应该研究一下为什么倒霉”。

  凭借此种精神,他的分享里有了很多干货。在他的投资平台占比中,绝多大数是车贷平台。因为,符合监管,收益逻辑清晰,有抵押,安全。

  当然,除车贷他认为也还有一些好资产,比如。无奈监管有单笔借款额度限制。对此,他的投资策略是,投短标,再根据政策大限推进而机动改变策略。

  他还分享了两个,麦芽觉得很值得分享给大家:

  1是利用工具挑平台。比如,在100位里,在50名以后的排名里挑平台。这样不仅有较高安全度,且还能获取较高收益,真正实现“小而美”。

  2是投资之后,想办法加平台老板微信。不是为了跟他聊天,而是看他朋友圈。

  如果他朋友圈除了推他平台的信息,没有其他的东西。这种平台不要投。如果这个老板,除了发自家平台信息,还发行业动态、生活、学习、读书、运动。

  那么这样的平台值得投资的程度就高很多。此外,他认为看老板朋友圈还有预警的作用,就是常发朋友圈的这家老板突然不发朋友圈了,那么可以把资金撤出来。

  因为,这或许是个平台出问题了的信号。麦芽觉得,这真是个机智的BOY。当然除了这些,他挑选平台的策略里,还有看网贷测评、进入行业协会平台、网贷节目里的广告平台。

  这些方式对于挑到好平台,也非常有策略。当然他没有细讲,麦芽或许以后可以来补充补充。可惜的是,麦芽现场没能进入到会场的群(加满了),也没能联系到这些小伙伴。

  以上这些信息,如果今天分享的小伙伴觉得麦芽发出来不妥,或者认为我有侵权,看到这文可以跟我联系,我会删除。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