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解决五方面问题

  综投网(www.zt5.com)04月24日讯

  综合征收范围大与小问题

  因为分类所得税存在诸多弊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除了对个人不同收入来源进行分类外,还采用将其全年的收入纳入计税范围,从而可避免收入项目多反而纳税数额少的制度“悖论”。但多少收入项目应该纳入综合征税范围,社会上对此有多种意见,其中一种看法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公平。

  对此,我们认为应客观分析、综合评估。

  一是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据有关统计,东部地区个税收入占个税总收入比例约为74.8%,而中西部地区的个税收入只占25.2%,地区之间收入差距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全面综合征税对广大中西部来讲实际意义不大。

  二是实行全面综合征税需要纳税人按年进行申报纳税,每个纳税人在年度终了后就要填报各类收入信息,同时税务部门还要对每个纳税申报表进行核对统计,对多征少征情况做出裁决处理。

  这项工作不仅会大幅增加税务部门的工作量,还会给普通纳税人增添许多额外负担。所以,我们认为,综合征税范围的确定一定要适度。建议可考虑将具有劳动报酬性质的收入,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纳入到综合课税的范围;对利息、股息、红利等资本性所得仍然按照现行的分类计征方式征税。

  扣除标准合理确定问题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税制,即将个人收入按性质和来源不同分为11类,分别采用不同的征税扣除办法。其中,在工资薪金扣除方面,目前规定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月。这一标准是按照社会平均消费支出水平并考虑了纳税人赡抚养系数等家庭负担因素确定的。

  同时,个人按国家规定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三险一金”也可在税前扣除。此外,国家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允许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4%的年金缴费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因此,从目前个人所得税实际的税前扣除水平看,总体上可以覆盖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与国际上比较,我国现行定额扣除标准占人均收入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单一定额扣除难以兼顾各个家庭的特殊情况,因此改革应当把家庭支出项目考虑进去。

  建议采取“基础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模式,即保持和适当调整现行工资薪金基本扣除标准,同时考虑将家庭部分重要生计支出项目予以一定额度的扣除,如教育、养老、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等,这样可以解决单一扣除标准考虑不全面的问题,使两种扣除方法相互补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