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宣布完成7亿美元的E轮融资关注度杠杠的

  昨天ofo宣布完成7亿美元的E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跟投,刚宣布完不久迅速蹿上微博热搜榜,到晚上都没下榜,关注度杠杠的。

  一、ofo融资的四点解读,最引人关注的是阿里巴巴和弘毅投资的入局。

  早先的蚂蚁金服入局,已被认为是阿里站队ofo的信号;此次阿里入局,标志其在共享单车领域正式PK腾讯。另一领投方弘毅投资的背后是在科技领域享有极高声誉的“中国企业家教父”柳传志。

  弘毅投资通常只在一个赛道选择一个选手,其投资标准和野心是成为“行业的唯一或第一”。马云和柳传志此时进场,赤裸裸地摆明了要推ofo一把,共享单车之战火药味渐浓。

  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滴滴的老股东,也就是更懂大出行领域的投资人,选择了ofo。ofo这一轮融资之后我们发现,不仅仅是创投圈在共享单车面前分出了派系,滴滴的股东内部也在分化。

  腾讯、富士康、淡马锡、高瓴站队摩拜,而阿里,金沙江、经纬、中信产业、DST、coatue还有王刚等绝大多数的滴滴早期股东都选择了ofo。

  这些滴滴的老股东应该说是更懂大出行领域的投资人。相比于普通投资者,他们有更深的行业洞察力,更理解出行的痛点在哪,什么模式更可能成功,所以投准了滴滴。

  今天,这些深耕大出行领域的资本纷纷站队ofo,相当于从行业侧对ofo的前景给予了肯定。ofo和摩拜各自融资7亿和6亿美金,加速共享单车的清场。

  软银赛富前副总裁的何明科曾言:对于技术门槛不高,而需要资本嗜血,建立起规模优势、构筑护城河的模式而言,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融钱速度,次一级的优势是烧钱效率。

  简而言之,共享单车这样的市场结局,最终是由资本决定的。最近悟空单车和3Vbike的相继倒闭,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打车大战。

  逐利的资本只会加注领先者,马太效应也会逐步加剧,没有强大资本支撑的小玩家和两巨头拼烧钱,只会在资金压力和运营问题集中爆发后,加速离场。

  共享单车的投放逐渐接近行业天花板,预计战局年内就将见分晓。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报道,以往在中国每年8000万辆的自行车产量中,内需仅有2500万辆上下。

  ofo投放单车总量到年底将达到2000万辆,这也意味着,共享单车的投放量快要触顶了。另外,以现在650万辆单车的投放量计算,相当于在下半年要新增1350万辆小黄,增量约是存量的2倍之多。

  假使摩拜以类似的速度扩张,那今年内,这两家的单车投放总量势必超过总需求量。届时,共享单车的战局将尘埃落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