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点评数据造假 是行业原罪还是企业弊端

  综投网(www.zt5.com) 10月22日讯

  这个周末,马蜂窝的员工颇不平静,从一大清早就开始召开紧急会议。因为一篇题为《估值175亿的马蜂窝,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10万+流量网络报道被流传,该报道指出,马蜂窝最为核心的2100万“真实点评”里面有1800万条是通过机器人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

  面对如此直接而犀利的质疑,截至第一财经记者10月21日发稿时,马蜂窝方面未有回应。

  第一财经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在线旅游甚至整个互联网业界对于流量和客户转化率十分看重,而很多数据都需要给投资人看到,因此高流量和更多的样本数据可以提升投资人和合作方的信心,而“爬虫”、“水军”等一直存在。但说到底,数据还是表面上的,OTA(在线旅游企业)最终还是要看平台销售能力。而携程、美团、马蜂窝等之间的流量和销售竞争异常激烈。

  “生力军”公司遭遇质疑

  马蜂窝由陈罡和吕刚创立,提供旅游信息决策及产品预订服务。从旅行社区起步,马蜂窝已成为自由行服务平台,是近两年来中国成长最快的在线旅游公司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被看好的新崛起在线旅游企业却遭遇质疑。

  上述网络报道指出,在马蜂窝上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人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占到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据悉,2015年之后,马蜂窝办活动、送蜂蜜动作十分频繁。所谓“蜂蜜”,系马蜂窝平台上一种“代币”,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护肤品、家居、数码产品等。当时的活动甚至有过50000蜂蜜换一台索尼NEX5套机,因此当时用户在奖品刺激下,存在大量到其他平台的抄袭行为,五天的活动期为马蜂窝点评栏目直接带来大量UGC。之后,点评部门活动热潮告一段落,具体负责活动业务的团队被调岗到问答业务部门,点评业务主要通过爬虫抓取数据获得。

  曾参与过该轮活动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早期业务最难的点,在于种子用户的发起。当时马蜂窝员工仅200人,商业化刺激下的点评部门属于早期项目,领导层需要设立成熟模板,带动后续优质点评内容的跟进。因此马蜂窝高层当时发动内部员工参与活动、撰写攻略,但因为工作繁忙以及奖品对内部员工吸引力较小,愿意参与者寥寥。

  知情人士透露,在整个马蜂窝UGC架构中,起初的景点游记质量与真实性最高,餐厅点评次之,酒店方面信息主要来自合作方信息共享。

  第一财经记者从业界了解到,如今很多合作方都要看流量数据来决定是否合作和投放,且互联网信息时代,消费者对于点评、网络信息的接受度和参考度很高,有些企业甚至将点评作为考核指标之一。曾有酒店的前台工作人员就要求住店客人在退房时给其预订的在线旅游平台撰写优质服务点评,作为回报,酒店赠送客人一瓶矿泉水。

  “‘水军’和‘爬虫’一直都存在于互联网行业,因为需要流量和各种点评数据信息。如果你连这些基本的数据都达不到,那么投资人和上下游商家就不太愿意来谈合作了。从某种意义而言,‘水军’和‘爬虫’或许是互联网行业的‘原罪’。”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分析。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