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央行逆回购最新消息 央行开展500亿逆回购操作

  综投网(www.zt5.com)03月30日讯

  在国际金融市场频繁动荡与国内稳增长、稳就业目标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虽然面临巨大挑战,但也彰显出难得的韧性。在一系列“以我为主”的政策举措出台后,市场都在期待着中国货币政策接下来将走出怎样的一步棋。

  3月30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3月30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20%。

  这距离央行上次开展逆回购操作已有29个工作日。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较上次2.40%下调了20个基点。

  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时隔一个多月,央行再度下调逆回购利率,而相比2月初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此次“降息”幅度进一步扩大。

  “此次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标志着央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表示,“选择在这个时点‘降息’,应该是综合考虑了国内复工复产需求以及国际疫情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因素后做出的决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逆回购中标利率由此前的2.4%下调至2.2%,下降幅度创下了2015年以来新高,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是贯彻落实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的具体体现。

  这是因为,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改善了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市场利率的传导,货币市场的利率可以影响银行对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报价,又可以通过MLF利率进一步传导至LPR,从而引导贷款利率的变动。因此,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这次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应该也能够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体现为企业融资成本的下降。

  另外,温彬还认为,今日无逆回购到期,重启逆回购一方面有助于为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支持;另一方面,季末来临,上周五隔夜Shibor利率上涨近26个基点,当前投放流动性有助于缓解市场资金压力。

  MLF利率和LPR或将同步下调

  从过去经验上看,“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都会同步调降,完成一次完整的“降息”过程。

  去年11月5日,1年期MLF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3.25%,11月18日7天逆回购利率同步调降5个基点至2.5%,当月的1年期LPR也降低5个基点至4.15%。今年春节假期后,2月3日7天逆回购利率调降10个基点至2.4%,2月17日1年期MLF利率同步调降10个基点至3.15%,引导当月1年期LPR下行10个基点至4.05%。

  温彬分析认为:“由此可以推测,在4月LPR报价之前,央行将择机下调MLF利率,引导LPR下行,更大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除了1年期LPR可能会相同幅度下调外,考虑到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特别是稳定房地产投资的需求在上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还预计,4月主要针对居民房贷的5年期LPR也将下调10个基点。

  王青还表示,鉴于此前两年我国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用来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存款准备金率具备一定下调空间。在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需求加大背景下,预计4月央行有可能再实施一次全面降准。

  而此次逆回购利率的先行大幅下调后,有观点认为,存款基准利率短期内下行的概率随之降低。

  “存款基准利率调整的概率大大缩小,央行不会一次性用尽各种大招,存款基准利率有可能在4月不做相应调整。”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表示,现在最重要需要调降的利率是贷款端而非存款端。对贷款端来说,MLF和逆回购利率就是新的基准利率,调降MLF和逆回购利率同样会显著降低银行的成本,因为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等负债端金融产品的利率是跟随政策性利率和银行间利率浮动的。相反,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并不一定会导致银行成本降低,因为实际负债端的利率是浮动的,即使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可能会导致浮动加点部分反向调整,无法降低银行成本。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温彬认为,当前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压降点差空间有限,且企业和居民部门存款占银行总负债的60%以上,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将对LPR下行产生更加显著效果。随着我国通胀水平逐步回落,4月中上旬将是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合适窗口。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

  展望未来的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一季度例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如何理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温彬表示,就是要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国外冲击等各方面因素,适时适度使用各种政策工具,保障经济平稳运行。货币政策在“以我为主”的同时,要增加政策弹性。

  王青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将大概率保持渐进宽松方向,政策重点是一方面确保市场流动性处于较为充裕状态,同时通过各类定向工具强化对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另一方面,未来央行将结合年度经济运行态势及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宽松节奏。

  考虑到国内经济金融情况与国际的差异,央行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时保持了定力和弹性,并没有一次用完所有的子弹,马骏强调,中国还有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和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这次‘降息’之后,中国仍然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采用常态货币政策的国家,仍然可以通过正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强化逆周期调节。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箱里既有价格工具,也有数量工具,还有结构性工具,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加以运用。”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