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级市gdp排名出炉 3个城市进入万亿俱乐部

  综投网(www.zt5.com)05月11日讯

  在经济转型升级新阶段,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心城市包括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一些经济大市。目前,前三类城市共有36个,但除此之外,一些普通地级市也可谓实力强劲。

  记者梳理了2019年普通地级市GDP20强,其中排名前19位的城市均超过了5000亿元大关,更有3个城市进入到GDP万亿俱乐部行列,分别是苏州、无锡和佛山。

  此外,分省份来看,上述20强中,江苏占8个,浙江占4个,可以说江浙地区是普通地级市最强的区域,两省总和达六成。

  3城超万亿 3城准万亿

  2019年普通地级市GDP20强名单分别是:苏州、无锡、佛山、泉州、东莞、南通、烟台、常州、徐州、唐山、温州、扬州、绍兴、盐城、潍坊、嘉兴、台州、泰州、洛阳和襄阳。

  最强的苏州2019年GDP已达19235.8亿元,将近两万亿元,比第二名的无锡多出了7000多亿元,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尽管只是一个普通地级市,但苏州的GDP已经远超很多行政级别高于自己的城市。去年苏州经济总量位居全国所有城市中的第六位,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和直辖市重庆。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苏州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其下辖的几个县级市昆山、张家港、常熟等,更是长期位居中国百强县前五。

  和苏州一样,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地处苏南地区的无锡在改革开放后经济也高速发展。在江苏省内,无锡曾多年紧随苏州,GDP总量高居江苏第二。只是近年来,省会南京“奋发图强”,在2014年GDP总量终于赶超无锡,上升至第二。不过,无锡的优势仍十分突出,去年无锡的人均GDP高达18万元,不仅在江苏各市中位居第一,也在全国普通地级市中高居榜首。

  排名第三的佛山,2019年GDP突破1万亿元大关,成为广东省内继广州、深圳之后第3座GDP超过万亿元的城市。去年佛山三次产业结构为1.5:56.5:42.0,工业制造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包括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陶瓷建材、家具、金属制品等工业经济实力突出。光电、新材料、生物制药、机器人(13.530, 0.00, 0.00%)、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除了这三个城市之外,泉州、东莞和南通都处于GDP9000亿元梯队,成为万亿俱乐部后备军。其中,去年泉州GDP已经达到了9946.66亿元,距离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不过今年一季度,该市GDP下滑幅度达到了10.3%,能否晋级尚存不小变数。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记者分析,泉州的晋江、石狮等地外来人口众多,在疫情影响之下,一季度很多生产都按下暂停键,员工返岗比较慢,同时去年一季度基数也比较高,所以今年下滑幅度比较大。

  江浙地级市实力均衡

  从上述20强的省份分布来看,江苏高达8个,浙江4个,广东和山东各2个,福建、河北、河南和湖北各1个。

  城市总体发展较为均衡是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散装江苏”的网络调侃也可以说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数据显示,目前江苏全省13个地市GDP全部超过了3000亿元,全国独此一家。另外,由于经济大市较多,因此江苏获准修造地铁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多的,共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和南通6个。

  浙江的地级市也比较强,共有温州、绍兴、嘉兴、台州入围20强。考虑到浙江全省只有11个地市,其中还包含了杭州、宁波两大副省级城市,因此浙江这个入围比例也已很高。

  江苏和浙江共有12个城市入围商户20强,占据了五分之三,这也凸显了江浙地区发展的均衡。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对记者分析,江浙地区的普通地级市发展得好,有几个主要因素:一是江浙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好,又地处沿海地区, 交通方便;二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因素,基础比较好,人口多,商业氛围浓厚;三是改革开放以后,江浙地区思想比较解放,很好地抓住了发展的机遇。

  相比之下,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和第三经济大省山东都只有两个城市入围。其中, 广东可以说是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最不均衡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两大副省级城市深圳、广州以及两个制造业重镇佛山、东莞。数据显示,目前这四个城市GDP之和占广东的近七成。

  从更大的区域分布来看,上述20强中有18个位居东部沿海地区,而广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仅占2个(洛阳和襄阳),全部来自中部,并分列第19和20位。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是大多数省份的单极核心城市,省内其他普通地级市能够集聚的要素资源相对有限,与省会城市存在巨大差距。

  未来发展路径各不同

  与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相比,普通地级市中的经济大市主要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不少城市的传统制造业占比较高,对这些制造业大市来说,未来尽管也要加快发展服务业,但总体上还是要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加快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但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目前转型升级和发展的路径也存在差异。一些靠近一线城市和二线龙头城市的制造业大市,在近年都市圈建设的过程中,很好地承接了大都市的外溢,并与中心大都市实现产业分工和互补,转型成效十分显著。

  典型的如东莞,目前智能手机产业已经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全球知名的华为、OPPO、vivo等大牌手机均产自东莞。2019年,东莞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达3133.78亿元,增长10.8%。

  “东莞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丁长发说,东莞转型升级比较早,力度也很大,在2008年以后很多服装、玩具等传统制造业已经转移出去了。同时,东莞靠近深圳,土地、劳动力、房价等比深圳便宜很多,吸引了好多深圳的产业如华为终端等转移过去。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记者分析,东莞近十年来新兴产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承接了深圳大量的高科技产业外溢,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19年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了6228家,在二线城市中仅次于苏州。

  与东莞相似,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绍兴、佛山等制造业大市靠近一线城市或二线龙头城市,未来通过与旁边的“大树”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而对于远离“大树”的制造业大市来说,未来更多还是要“练好内功”,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在区域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