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北京共识发布 15条原则细则解读

  综投网(www.zt5.com)05月26日讯

  人工智能伦理与规范是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基石。5月25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联盟,共同发布《人工智能北京共识》,关注“服务于人”,将“和谐与优化共生”这一中国哲学和文化中的特色理念,作为寻求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全球协作的指导思想,并强调促进人工智能相关准则的“落地”,为未来打造“负责任的、有益的”人工智能。这一共识的发布,为规范和引领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了“北京方案”,对于实现人工智能“自律”“善治”“有序”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人工智能北京共识》针对人工智能的研发、使用、治理三方面,提出了各参与方应该遵循的有益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社会发展的15条原则。其中,研发方面,提倡要有益于增进社会与生态的福祉,服从人类的整体利益,设计上要合乎伦理,体现出多样性与包容性,尽可能地惠及更多人,要对潜在伦理风险与隐患负责,提升技术水平控制各种风险,并最大范围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使用方面,提倡善用和慎用,避免误用和滥用,以最大化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益处、最小化其风险,应确保利益相关者对其权益所受影响有充分的知情与同意,并能够通过教育与培训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影响。治理方面,对人工智能部分替代人类工作保持包容和谨慎态度,鼓励探索更能发挥人类优势和特点的新工作,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共享人工智能治理经验。人工智能的准则与治理措施应做到适应和适度,并开展长远战略设计,以确保未来人工智能始终保持向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

  另外,为降低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和伦理隐患,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专门成立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曾毅研究员任研究中心主任。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