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又出事 所用筷子检出大肠菌群 年内股价上涨12.34%

  除了食品吃出塑料片,海底捞门店使用的餐具也出现问题。据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近日通报,海底捞旗下一家门店所用筷子检出大肠菌群,而根据规定,这一项目的标准值为“不得检出”。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介绍,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造成餐饮具中的大肠菌群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污染,如餐饮具没有定期清洗消毒,或餐具干热消毒时未达到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操作人员在上完卫生间后洗手不彻底,个人卫生状况未达标,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卫生状况。如果使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餐具,会引起腹泻、肠胃感染等。

  根据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不合格产品信息,被抽样单位为杭州捞派餐饮有限公司第十五分公司,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北环路28号201室(F3-8/9/10/11铺),被检出不合格的筷子并未标示生产企业。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杭州捞派餐饮有限公司第十五分公司为杭州捞派餐饮有限公司旗下一家分支机构,杭州捞派餐饮有限公司股东为新派(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中新经纬客户端查询海底捞官网发现,其2019年度报告显示,新派(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13年5月12日在中国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海底捞全资附属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海底捞还曾因“乌鸡卷”事件备受关注。据媒体报道,7月12日,有两位消费者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期间在门店提供的乌鸡卷中吃出了硬质塑料片。海底捞工作人员随后将剩余乌鸡卷撤走回收,并提出本单免单并赔偿500元火锅券的处理方案,但消费者拒绝该方案。报道还提到,上述消费者当天下午出现胃部痉挛和便血,医生建议其住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就医记录称无法确定病因是否与饮食有关。

  20日深夜,海底捞方面回应称,已确定事件是因为在工厂罐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海底捞表示:“消费者在海底捞餐厅遇到的任何产品问题,我们都负有全部的责任。”海底捞称,会配合检查,承担经济和法律上的相应责任。此外,会深刻反省管理上的疏漏,严格加强内部的生产流程规范和核查力度。

  海底捞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第一次

  在经历过“老鼠门”事件的海底捞,近日又被消费者爆出就餐时疑似使用了“塑料片”。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食客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在乌鸡卷中吃出了硬质塑料片。海底捞工作人员随后将剩余乌鸡卷撤走回收,并提出本单免单并赔偿500元火锅券的处理方案,但消费者拒绝该方案。

  7月20日,话题“海底捞回应塑料乌鸡卷事件”冲上微博热搜。当晚22点57分,海底捞在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启事。经过排查,该事件原因已确定为工厂灌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

  海底捞“老鼠门”

  2017年8月25日,有媒体曝出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太阳宫店出现老鼠爬进食品柜、店员在清洗打扫卫生用的簸箕时与餐具同池混洗、用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的现象。事件迅速发酵。

  海底捞官方25日下午也迅速对此做出回应,称问题属实、十分愧疚,已经部署全部门店的整改计划。晚间,海底捞再发情况通报,组织所有门店立即排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北京市食药监局立即对涉事门店进行立案调查,并对海底捞位于北京地区的1家中央厨房和26家门店开展全面检查,并且约谈海底捞总部,限期整改。

  3年前的“老鼠门”事件让消费者仍然记忆犹新,如今,又有食客吃到疑似“塑料片”而就医。作为火锅龙头企业的海底捞,如何保证食客舌尖上的安全,被打了一个问号。

  据证券日报报道,对此,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就“老鼠门”事件而言,由于海底捞的品牌力、公关做得好、整改到位,防止了事件的持续发酵,但是对其上市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朱丹蓬表示:“2018年5月17日,在上市路上徘徊六年之久的海底捞递交上市申请,再度引发业界广泛的讨论。根据港交所发布的《香港交易所登载有关从事餐饮业务的申请人在上市文件中的披露的指引信》中关于食品安全质量监控及投诉等方面的要求,海底捞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几起食品安全事故,其中就包括‘老鼠门’事件。”

  海底捞预计半年报业绩亏损9-10亿

  一边是疫情带来的影响,一边又曝出食安问题。海底捞遭遇“多事之夏”。

  7月6日和7月7日,海底捞发布了一则盈利警告公告和一则盈利警告补充公告。根据海底捞发布的盈利预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相较于2019年同期下降约20%,取得约9.11亿元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

  不过,相隔一天时间,海底捞发布了一则盈利警告补充公告,公司表示,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预期将录得的净亏损介乎约人民币9亿元至约人民币10亿元不等。

  对于亏损的原因,海底捞表示,主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及各国及地区随后实施的防疫措施以及消费场所限制,对集团自2020年1月以来的业务产生了重大影响。

  根据公司公告显示,自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海底捞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门店停业。

  “尽管公司的门店经营表现在重新营业后正逐步改善,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完全控制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及经济活动(尤其是餐饮业)面临放缓的压力,公司的经营恢复程度及恢复所需的时间仍不确定。”海底捞表示,“该期间内,我们仍积极开设新门店,持续推进海底捞门店网络的扩张。”

  对于海底捞的业绩表现,东吴证券分析师汤军则表示看好,“客流稳中有升,期待下半年稳步复苏。”

  汤军表示,本轮疫情冲击下,龙头餐饮企业拓店有望在店址选址、免租期、租金等方面持续受益,预计上半年新开店约150-200家,全年新开店数维持300+家预期;同时签约数保持较好态势。

  朱丹蓬表示,根据海底捞的预告来看,其整体营收下滑20%,在整个餐饮行业里面来说,其损失并不算多。其他不少餐饮企业其业绩直接下滑超50%,甚至有些企业直接倒闭。从股价来看,资本对于海底捞还是相当有信心,7月7日海底捞股价也上升了3%以上,投资者或者资本端对其后期的期待还是非常高的。实际上,从4月开始全国范围内的餐饮业基本开始复苏,6月头部企业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整体来说,海底捞有望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回升一些,但是从全年去看的话,相比去年的同期应该下滑两位数以上。

  “实际上,餐饮行业复苏后,像海底捞这类头部品牌相对恢复得更快一些。”朱丹蓬进一步表示,疫情逐步好转后,整个头部企业恢复相对较快,其防疫措施和对于消费者的保护会相对周全,在业务的恢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海底捞年内股价上涨12.34%

  根据以上消息得知,今年7月,海底捞宣布收入下降20%,亏损9-10亿,但资本市场中,海底捞的股价今年累计上涨12.34%,可见对这家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中式餐饮品牌充满信心。高速扩张和餐饮界难以避过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对海底捞的发展仍心存隐忧。海底捞官网上,有专门的食品安全一栏,在海底捞食品安全语录中,写着:“海底捞可能有两种死法:一种是管理出问题,如果发生,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乃至上年;第二种是食品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海底捞可能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我们明白,抓好食品安全这条路虽然曲折而艰辛,但不会白走。”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