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热点内容解读 两会有哪些经济增长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因而今年的全国两会更受市场的关注。

两会内容2021重要总结

  那么,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看点?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定?宏观政策走向又如何?

  就上述市场所关注的问题,受访经济界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今年两会是否会设定GDP增速目标、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有何不同以及碳中和等问题都值得关注,并预计今年可能会延续去年的做法,仍将继续淡化经济增长目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也或将逐步回归常态。

  值得关注的两会看点

  对于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看点的问题,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两会是否会设定GDP增速目标。“去年在疫情影响下,《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提及GDP目标,今年虽然疫情恢复,但去年低基数会对货币政策指标设定造成干扰,是否设定、设在哪里合适都存在不同意见。”沈建光说。

  其次,有何手段扩大内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如何做好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

  再次,伴随着经济复苏,宏观政策将从疫情的非常态逐步向疫后常态化转变,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有何不同。同时,在政策温和退出过程中,如何应对房地产、地方债务、银行不良等相关风险。

  最后,关注会议对于关键发展和改革领域的最新表述,比如科技创新有何具体措施和方案;扩大金融开放有哪些举措,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碳中和等领域的发展规划;以及要素市场化、收入分配、资本市场的改革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碳中和方面,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可能会写进两会,也包括可能会写入即将公布的‘十四五’规划里。因为这是我国对国际上的承诺,也是未来寻求国际上的合作,也是我国迈向国际更高水平的标志性事件。”

  记者注意到,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提出要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由此之后,“碳中和”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经济增长目标或仍淡化

  记者注意到,在过去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和调查失业率等。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两会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稳就业和保民生。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设定?沈建光告诉记者,“预计今年两会有可能延续去年的做法,仍将淡化经济增长目标。”

  因为在沈建光看来,一方面,受低基数扰动,今年GDP增速将大幅偏离潜在增速,设定目标的难度较大且意义有限;另一方面,淡化GDP增长目标,有助于引导地方将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未来的经济增长目标或将结合就业、收入、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逐步向体现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综合性指标转变。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也持类似看法,他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仍是淡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政策基调下,就业和增收问题则将是硬性目标中的重中之重。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1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不过,陶川却对记者表示,“我认为应该需要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因为包括预算赤字制定、研发支出等各项政策都要基于GDP来算。但从目前来看,考虑到未来的不确定性,预计今年GDP目标有可能是开放式的,预计GDP增速目标可能保持在6%以上。”

  货币与财政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

  在宏观政策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不仅如此,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由此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

  “货币和财政政策将温和退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合理适度、不急转弯,且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虽然总量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但结构性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同时更加注重内外部平衡。”对于今年的货币政策走向,沈建光对记者说。

  黄文涛则认为,“预计货币政策继续重结构、轻总量和精准直达实体,更加强调稳字当头、不急转弯和保持灵活。随着疫情时期货币政策的退出,后疫情时期货币政策同时面临宏观形势总体向好的大方向和国内外疫情、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不确定性。因此,经济复苏的复杂性意味着对货币政策的多目标需要和对政策工具的结构性要求,经济复苏的充分确认意味着稳字当头和一段时间内不宜急转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需要政策随时保持灵活。”

  陶川也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不急转弯’意味着货币政策也不会有大的收紧。而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也表明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收紧,但也不会大幅放松,因为经济仍在复苏过程中,所以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适度。”

  在通胀方面,陶川则认为,“预计CPI目标可能设为3%,比去年3.5%有所回落,这反映今年通胀压力不大。”

  其次,在财政政策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沈建光告诉记者,“去年财政政策非常积极,今年财政政策会向常态回归,不会再出台特别国债,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和可持续性。在保持适度支出强度的情况下,赤字规模(赤字率)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或将有所下调,同时更加注重结构性问题。”

  在财政赤字率上,陶川也持类似看法,“去年为应对疫情,2020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预计今年赤字率可能为3.2%左右,但不会到3%之下。因为如果出现0.6个百分点的下调,那么实际上能够反映出政策有急转弯的风险,所以从财政安排上来讲,虽然财政赤字预算赤字率降低,但是不会出现大幅的下调。”

  “2020年我国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预计2021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约为3.65万亿元。”陶川还说。

  黄文涛也对记者表示,预计财政政策在继续坚持底线思维和“六稳”“六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和更可持续。

  黄文涛同时还指出,“2021年财政政策同样进入后疫情时代,随着对冲压力缓解,预计财政政策将在继续保持积极的同时,更多注重结构性问题和全面深化改革,更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财政赤字规模和赤字率将同步回落。”

  多数机构也都预计,今年赤字率约在3.2%~3.3%左右,同比呈下降趋势。

标签:两会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