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原股东股权将清零 此前海航集团宣布破产重整

  鼠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海航集团及旗下超过60家首批被申请破产重整的企业,终于在下班的最后时刻收到了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受理重整的民事裁定书,意味着历时一年的风险化解方案将在春节后落地实施。

海航原股东股权将清零

  记者获悉,法院已指定海航集团清算组担任公司管理人,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将于2021年4月12日上午通过网络方式召开。

  受理重整后的下一步

  此次获得法院受理的60多家企业,正是1月29日海航集团和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海航基础(600515)、供销大集(000564)陆续发布公告宣布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的企业。

  据记者了解,这60多家公司的债务,相当于海航集团总体债务的60%左右,如果这些公司的债务问题得到解决,海航集团的整体债务风险就化解了一大半。

  按照惯常流程,法院裁定对债务人企业破产重整的当天,债务人企业(海航)的全部债务都将不计算利息,并可以申请公益基金。破产重整期间债务人企业(海航)还可以持续经营,破产重整期间债务人企业(海航)为了持续经营还可以继续借钱,法律上将这种重整期间借的钱定性为“共益债务”。

  在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后,将通知已知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管理人接收债权申报后在海航集团的协助下,结合事实情况和法律依据审查确认债权人的债权金额。同时,企业所欠职工工资、社保、补偿金等职工债权由管理人主动调查并公示。

  事实上过去一年里,工作组已经与海航的债权银行召开了不下30次会议,收集债委会几百条意见,核心就是债权的清偿率和债务延期等问题,并将意见纳入了风险化解方案。这也意味着,风险化解方案的制定,相当于也是将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的谈判过程进行推演。

  接近工作组的人士透露,目前风险化解方案已经获得了相关部门对破产重整思路的理解和支持,并向绝大部分债权机构进行了介绍,包括债务清偿等方案的设置,已经取得了80%以上债权人的支持,被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不过具体协议的签署则需要等法院受理,并进入破产重整的司法程序后,按照司法相关流程进行投票确认。

  与此同时,法院受理重整申请后,管理人即可以着手战略投资人的招募与谈判工作,通过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为公司发展带来新的资金支持,而老股东的权益就将调整清零,这意味着,海航集团的原股东都将失去在海航集团的股权。

  根据海航集团此前披露的股权架构,海航集团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Hainan Cihang Charity Foundation Inc.、12名自然人以及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拥有。其中,分别设立在境内外的慈航基金会和Cihang Foundation拥有海航集团50%以上股份,12个自然人股东持股47.5%,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0.25%。12个自然人股东均为海航集团创始人和高管,其中,陈峰和王健分别持股14.98%,为最大自然人股东。

  而对于将要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据记者了解,不管是海航集团层面还是航空板块,都希望在引资后继续保持民营主体,目前也有几家有意向的民营机构在洽谈。

  三家上市公司债务转移

  在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后,多家海航系上市公司随即发布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

  其中,海航控股(600221)、海航基础(600515)、供销大集(000564)均表示由于法院裁定受理公司重整,公司股票于2月18日停牌一天,19日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海航,*ST基础,*ST大集。

  据记者了解,这三家上市公司囊括了海航集团旗下的航空主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商品流通服务三大业务,也是被大股东海航集团资金占用规模较大的三家上市公司。

  在此之前,海航控股发布公告称,如重整申请被法院裁定受理,将通过债券转移至股东和关联方海航集团和海航航空集团清偿的方式解决此前披露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问题,转移的债务金额预计不少于约725亿元。此外,还有预计至少约109亿元不应承担担保责任。

  海航基础及供销大集则表示计划通过担保责任认定、资本公积金差异化转增等方式进行重整。

  据接近工作组的人士透露,以海航控股为主的海航航空板块,将会整体引进战略投资者,这意味着此前与各地方政府签署了重组框架协议的首都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北部湾航空,西部航空等海航系下航空公司,都不会落实各自出售给地方政府的协议,以保持海航第四大航空集团的地位,解决海航的长周期发展问题,不被三大国有航空收购。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自人民法院裁定海航集团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应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如有特殊情形可以延期三个月提交。换言之,管理人或债务人最晚应该在受理重整之日起9个月内提交重整计划草案。超期没有提供的,法院将宣告债务人企业破产清算,相当于重整失败。

  知情人士透露,如果破产重整成功,新的战略投资者和不少债权人将成为海航集团的新股东,海航集团将成为一个参股和持股平台,仍在旗下航空等板块公司保留一定的股份(比如降为海航控股的二股东),并在之后的几年继续偿还债权人同意延期清偿的债务,投资者和债权人也将通过在海航集团拥有的股权价值提升获得收益。

  此前报道:海航集团宣布破产重整

  摘要:“海航集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1月29日,我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集团将依法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海航集团正式迎来破产重整。

  1月29日,海航集团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我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这意味着,海航集团在挣扎“自救”两三年后,最终需要借助“他救”的方式重新出发。

  据了解,进入重整程序后,法院将指定由政府部门及中介机构组建的清算组担任管理人,后续可能将引入多元化战略投资者,而政府支持企业化解风险的举措,将会给予市场信心,有助于海航集团重整工作的开展。

  为了厘清海航集团背后破产重整的真相,和外界关心的包括重整的安排和影响、海航旗下P2P理财平台兑付、员工就业工资缓发以及航空主业未来发展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参与此次破产重整的相关权威人士。

  海航走向破产重整

  1月29日,海航集团官网和官微以及相关上市公司齐发公告,宣告海航集团走向破产重整的“重生”之路。海航集团表示,将依法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所谓破产重整,是指当企业资不抵债时,管理层可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一旦申请获得批准,则债权人就不能向破产企业催逼债务。法律允许由同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向债权人提出一个重整方案,延期归还债务,停止发放股息,暂停支付债务本钱,只支付利息,削减无担保的债权。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破产重整”解决的是生死存亡问题,是对有挽救有价值企业的一种救济手段。破产重整减轻了企业的债务负担和资金压力,相当于给了企业一个重生的机会。

  实际上,进入2021年1月以来,海航集团走向破产重整已有端倪。

  1月22日,海航集团发布了题为《航集团风险处置进展顺利,即将进入关键时期》公告,顾刚辞去海航集团董事及执行董事长职务,任清华辞去海航集团董事及联席首席执行官职务。顾刚、任清华担任联合工作组职务不变。

  这是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下称“工作组”)入驻海航近一年来,首次正式对外发布公告。

  顾刚和任清华是在2020年2月29日联合工作组成立时,代表海南省政府进入海航集团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两人此前分别来自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和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两人来到海航集团之后分别担任执行董事长和联席首席执行官,顾刚为工作组组长。

  “海航整体风险处置方案正逐步落地,但依然要正视风险,要有化解风险的必胜信心,又不要盲目乐观,”1月25日上午,顾刚召开相关会议时表示。

  1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召开,顾刚当选新一届海航集团党委书记。

  1月29日,海航集团官宣,相关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这意味着,工作组进驻近一年,海航集团风险化解工作走向了新阶段。

  那么工作组在海航集团一年,做了哪些工作?据记者从海航集团相关人士了解到,海航集团在联合工作组的全面协助、全力推进下,有效防控了风险、切实维护各方利益,确保了航空主业安全运营,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实现了“六个稳定”,也就是生产经营、品牌服务、安全、人心、财务状况基本稳定,境外资产安全稳定。

  其中,航空主业方面快速恢复了元气。据披露,2020年海航全年累计飞行126万小时,起落55万架次,旅客运输量6490万人次,货邮运输量逾80万吨,截至2020年12月底,海航日均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9成以上,日均国内航班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负债7000亿“自救”无果

  海航集团何以步入今天重整的地步?原因在于:前期盲目的“买买买”大扩张陷入债务危机,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自救”无果。

  2017年末,海航集团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各方支持下,海航集团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

  据了解,海航集团作为海南本土企业,受益于改革开放以及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时代红利,一跃成为海南省龙头企业。

  但是,由于疯狂扩张,海航这些年被流动性问题困扰,一直在全球亏本抛售资产。然而,转型尚未完成,2018年7月,海航集团原董事长王健突然去世,使海航集团进一步陷入风雨飘摇境地。

  原本淡出业务一线的创始人陈峰,重回海航集团一线掌舵,担任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毫不避讳地屡次提及海航“流动性风险”。

  “总而言之,我们自身没有准备好,所以就出现了之前‘买买买’,没海航不能买的;如今又‘卖卖卖’,又创世界处置资产之最,我们已处置了3000多亿资产,在这种跌宕起伏当中我们深刻反思。”2019年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曾表示。

  “想起过去那种野蛮生长挖下的要处理的一个个大坑,想起我们很多过去决策的粗糙,想起要研究一个个被别人利用商业条款灭失掉的资产,我就会充满愤怒和不满,这么好的一个集团怎么就走到了今天?”1月29日,顾刚在写给海航员工《一封家书》中如是表示。

  以陈峰为代表的海航管理层,曾希望在2020年解决海航集团危机。

  然而,时运不济,2020年1月末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航空公司运力大幅减少,数千万机票遭遇退票,海航集团的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剧,不得不向政府求助。

  2020年2月,鉴于海航集团风险化解极为特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海南省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全面协助海航集团化解风险。

  海航风险窟窿到底有多大?由于海航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加上多家子公司横跨海外,海航集团2019年和2020年报延期披露,迄今为止,相关财务数据只能查询到2019年上半年。

  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总资产9806亿元,同比跌破万亿大关,下降8%;总负债7067.3亿元,同比下降6%,净资产2739亿元,同比下降13%,资产负债率72.07%,同比增长2%。

  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64.6亿元,同比下降7%,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35.2亿元,同比下降184%。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