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什么意思?中国该不该选择赤字货币化?

  综投网(www.zt5.com)5月22日讯

  消息面:

  最近,学界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讨论逐渐升温,“财政赤字货币化”引起热议。4月27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一次会议上谈到,“在疫情,也包括全球的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高风险的‘三低两高’新态势下,是否可以考虑财政赤字适度货币化?”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等纷纷反对。

  那么,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什么意思?

  首先,所谓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是与“财政赤字债务化”相区别的一个概念。

  当一个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就会出现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情况,也就是财政赤字。

  解决财政赤字有三个方法:第一个是节流,减少支出后财政自然能实现平衡;第二个是开源,加更多的税;第三个方法是借钱,发行国债。

  现实中,财政支出被用于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易增难减;征税则容易引起民众反感,所以发行国债成了较优的选择。

  对普通人来说,政府发行国债是多了一项安全的投资产品,也乐见其成。

  可是,由于购买国债的对象不同,就出现了财政赤字货币化与财政赤字债务化这两种概念。

  我们知道,现代的货币体系是央行印钱发行基础货币,然后商业银行用基础货币发放贷款派生出广义货币。

  为了区别描述,我们可以把基础货币叫“钱”,把广义货币叫作“货币”。

  财政赤字债务化:中央政府发行国债让居民购买。在这种情况下,钱只是在居民和政府之间换手,央行没有印钱,最后市场中的货币不增加。

  财政赤字货币化:国债让央行购买。对央行来说,是印了一笔钱去买国债,经过商业银行的放贷,最后市场上的货币增加了,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具体来说,央行购买国债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国债直接向央行发售(下文中的财政赤字货币化指的是这种方式);一种是国债先向市场发行,然后央行在市场上买。采用后者时央行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高。

  中国该不该选择“赤字货币化”?

  “赤字货币化”可以被视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联手的可能性一种。

  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政府财政是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借款透支的。由于不受限制的政府财政透支导致中国人民银行经常被动增发货币,成为“两位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而在1995年颁发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在法律上是不允许财政货币化的。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