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疫情规模或超7月南京 西安宣布全市小区封闭式管理
西安疫情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西安疫情现在是什么情况呢?从上周的本土确诊病例个位数爬坡,陡增至近两日的每日约五十例新增。22日晚,西安第二轮核酸检测新发现阳性127例。
西安“封城”了。12月22日傍晚,西安宣布全市小区封闭式管理,非必要不离市。
从上周的本土确诊病例个位数爬坡,陡增至近两日的每日约五十例新增。22日晚,西安第二轮核酸检测新发现阳性127例。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随着“封城”消息发布,西安部分地区出现抢购物资,“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
防疫措施升级的前几天,当地多项防控措施和效果引起争议,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码故障、其他疾病患者难以就医、研考考生考试问题、物资配送等。混乱而严峻的防疫之中,西安的防控和当地居民经历令人揪心。
更为严重的是,西安疫情已经出现外溢传播,公共卫生专家研判病例扩散或与7月南京机场疫情扩散模式类似,将对全国防疫带来考验。
“疫中”长安大学:确诊病例集中在北院,被隔离学生心态还好12月22日是陈昔在宿舍待着的第六天,他所在的长安大学迄今确诊20多例,是西安唯一一处高风险区。
14日下午5时许,长安大学北院(即本部)家属院有老师确诊的消息传来。“长安大学分两个区,一个是北区一个是南区,南区又分为东院西院北院。”陈昔住在西院,上课基本在北院,第二第三天开始学校仅允准同学们在自己所在院范围活动,他还可以在西院活动。16日晚学校通知上课改为线上,南区三个院开始封锁,他没法出宿舍了。
据陈昔了解,目前确诊病例很多在北院,“电控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是暴发最严重的一个学院,因为他们老师和学生开一个会,老师感染了,是比较早的一个传染源,结果开会学生也感染了。”
陈昔感觉目前自己和室友心态都还好,“因为我们作为西院相对安全一点,如果是北院可能相对紧张点,还有东院。”
他所住的楼栋也相对安全,“我旁边的7栋,今天(21日)下午好像还被拉走了一车人。大概有三五个人,现在基本上排查出来可能就被隔离了。我们室友几个因为专业的事情挺多的,我也没有心情去管这个东西,有时候看到救护车来了就看一看也还好,心态挺好的。”
不过周边有病例还是有一点恐慌,21日晚上他就被吓到了,“我住的这栋楼,有一个人是电控的,今晚防疫办给他打电话说,说你要被人拉走了,他们一个寝室的都要出去。晚上我还去看了一下,我说兄弟什么情况。后来回来之后挺怕的,当时去的时候我没想到,门牌上有什么(是有标志的)没看,回来之后我室友说你没看什么学院的,还是他去看了一下,当时都吓死了。”
陈昔所在学院则暂且没有确诊的,他所知道的受影响的同学多是在隔离。
学校将密接者概念细化并分类,据陈昔了解,班里20个人,已经有5个因为符合标准被转移出去,“第一个是17号晚上就出去了,另外4个人好像是19号出去了。”他印象中第一位同学被隔离的原因是因为室友确诊,或室友的同学确诊并与她关联性比较大,另外几位同学则因为住在北院,那栋楼一楼有人确诊,因而他们也被隔离。目前经溯源,被隔离的基本要么是坐了司机的车,要么室友是电控学院的,或者室友的同学是电控学院的。
几位同学目前均在酒店隔离,没有症状,“还很正常,可能有的变化是我听说那一栋出去的有的码变成红码了。”
转移的同学里有一个状态不是太好,“从说话的语气还有表达(感觉到),我们线上上课的时候,老师还专门跟她聊了很久,因为她第一个出去,17号出去的等于是第一批出去的。她有点低落,本身性格也内敛。”
学校出现疫情后,“老师们都在安抚学生,尤其是17号之后,老师都在群里发,大家不要慌,上课时老师就说,不管我是不是你的导师,有需要帮助的话可以随时找我。”
陈昔感觉这次疫情可能对一些心理脆弱的同学影响比较大。“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都第一次出现被隔离这种事情。”
几日来,陈昔一直待在宿舍,只在规定时间需做核酸时出去,“天天做核酸”,实际上他除了能戴口罩出外上厕所拿个水,也没法出去,“管控得非常严,宿舍楼一楼出去要经过的大门是锁着的推不开,楼管看着。”
因为出不去,有的同学还组织起了“云运动”,白天运动,晚上打卡,他说自己没参与,因为“没时间”。
让陈昔有点困扰的是,不能洗澡以及点不了外卖。澡堂是公共澡堂,因而关闭了,“洗不到澡。没办法,忍一忍。我就晚上一两点的时候,反正室友夜里就睡了,用水抹一抹,咱就凑合一下。”
而在外卖平台上定位长安大学,附近已经搜不到商家了,他们目前三餐均有人送饭,“早餐中餐晚餐都有志愿者,他们从食堂那边接过来,送到寝室,然后寝室一个人出来去取。”
活动受限多多少少也影响了陈昔的心情,学期末虽然考试延期,但各科作业多,“最近基本上没休息,就学习,每天出不去,就在这一个小小空间之内,有点不太好受。”他说,“要是以前咱有时候还出去,骑个车兜兜风或者点个外卖啥的。”他只好尽量另找方式调解情绪。
连跑两天才做成核酸检测,“管理非常混乱”受疫情防控形势影响,20日起西安健康码“一码通”出现故障,数百万人无法打开页面,“西安一码通”相关关键词一度登上热搜,当天下午西安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对故障的解释是,“平台每秒访问量激增至以往峰值的10倍以上”。尽管技术团队进行了运维,故障仍持续了近一天才结束。
发布会上,西安政府方面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展码露码。而因上班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一码通故障无法显示报告,有媒体报道,当日有公司让员工进门前发誓自己做过核酸。
这两则消息也一度登上热搜,有评论认为“魔幻”,以及“疫情防疫已经执行了两年,但以西安的表现来看,他们处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
与一码通故障同步的另一个麻烦是,12月19日西安多个区通知进出小区和进单位上班都需要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随着一码通故障,当地人除了没法提供报告,也无法扫码进行核酸检测,还因为报告的有效期、检测记录因故障而清零导致反复排队核酸检测,这个麻烦的持续时间更长。
小宛就遇到类似的情况。
头一天晚上,她收到得做核酸的消息,第二天上午7时许醒来后,习惯性刷了下一码通,想看自己核酸报告是否还在有效期内,就发现不对了,“刷不出来了,一整天刷新不出来”。
一码通没法打开,就也没法出外做核酸,所幸因公司在有疫情的区域内,早几天即通知在家办公,小宛的办公没受影响,而出入小区时也和物业沟通了,“当时物业也比较人性化,说是可以凭借行程码进出”。
不是所有人都像小宛这么幸运,当天社交平台上多位当地人称,因一码通故障和无法提供核酸检测报告,导致堵在高速上和上班迟到。
但令她郁闷的是,第二天一码通显示正常了,12月19日做过的核酸检测和之前的疫苗注射都没有显示了,小宛只好赶紧去排队做核酸检测,而“好多路都封了,很多政府公布出来的核酸地点已经取消或者更改地址了,跑过去也没人,现在就是满城乱跑的状态。”
小宛当天跑了两个地方,“一个取消了,一个排队跟火车站一样”,第一个核酸检测点没贴取消通知,还写着几点到几点上班,排队的人都不知道,“应该是这个小区周边的居民来说,这个点两天都没有检测的人来了,让我们散了。”她才知晓并转场去找下一个检测点。
至少两名接受采访的当地居民和小宛一样遭遇检测记录因故障而清零,不得不再做一次核酸检测的情况。晓珍就是如此,“昨天的都显示不出来”。
12月21日下午3时许接受采访时,晓珍也在排队,“我在原地等了半个小时了,队伍也不前进。”
原因是她前边的核酸检测点,核酸检测系统又崩溃了,“做核酸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健康码刷到工作人员的电脑上做登记,系统崩了刷了后登记不到电脑上,也就做不了。系统崩溃了就登记不了码,大家只能等。可能这两天大家都在做,系统顾不过来了,一会就崩溃。”
小宛感觉“西安这次管理非常混乱”,因为进出小区和进单位上班都需要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的要求,“周六乖乖去做的人会发现到周一了已经过去48小时,所以就得出门去做核酸,结果二维码崩了,因为二维码崩了,所有核酸检测点都检测不了了,几乎所有在周末做过核酸检测的全都过期了。所以到今天,也就是周二,又得全城找做核酸的地方,昨天没做的人全都淤积到今天,到处爆满,且有些核酸点还取消了但是没通知,民众就在那里瞎排。再不做又不满足他们要的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就是如此循环,一团乱。”
防疫严峻,专家分析本地疫情规模将超7月南京不独健康码和核酸检测混乱,近两日西安防疫多个问题频频上热搜,包括尿毒症患者因封控未透析问题、滞留研考考生考试问题、隔离在家物资短缺、更早发生的封控解封太随意问题等,多个问题引发关注。
实际上,不仅西安防疫出现多个问题,类似的医疗挤兑、物资配给问题,在此前其他城市防疫中也曾出现,为何总在疫情后出现类似的情况,如何避免该类情况重复发生?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认为,还是当地平时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比如说一码通,西安高科技比较集中,西安交大、西北交大都很厉害,“这些问题有那么难吗,我认为都是一些随时可以解决的问题,它不是硬件问题而是软件问题。还有,保证尿毒症患者的常规透析不受突发疫情的影响,类似问题,都应该有应急预案,而不是一来了疫情,按照常规处理(一码通修复)、马上关停(尿毒症患者的常规透析)。这是城市管理水平的问题,关键时刻掉链子。”
央广网亦就西安“一码通”反复故障一事做出点评,认为“防疫考验平日基本功”。
混乱之余,西安疫情逐日走向严峻。从上周的个位数爬坡,陡增至12月20日本土确诊43例、21日确诊52例、22日63例。而22日晚,西安第二轮核酸检测发现阳性127例。
西安信息显示,经专家研判,西安市存在隐秘性传播,已经出现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并且出现外溢病例,疫情已经进入病例报告的高峰期。
西安目前共计1个高风险40个中风险区。当地划定封控区229个,封控16万人,但即便如此,封控区外也发现阳性病例,并已出现社区传播。截至目前,西安疫情还外溢至延安、咸阳、东莞、河南周口、山西运城和北京等6座城市。
22日傍晚的西安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当地宣布全市小区封闭式管理,非必要不离市,非生活必需场所暂时停业,暂停堂食,暂停举办大型活动。
随着“封城”消息确定,当地市民紧急采购生活物资,多个超市物资用品被抢购。
西安疫情何以落到不得已采取“封城”措施的地步,其中有什么经验教训需吸取?
公开信息显示,西安市内已测序的阳性标本和外溢的东莞关联疫情的测序结果,均指向同一感染源,即境外航班PK854,该航班180名乘客中至少发现6名确诊病例。
西安疫情早期的三条传播链,分别是定点隔离酒店、曲江子牛门诊和长安大学本部家属院,前两者暂未扩散,后者通过进一步发酵,并关联多个感染者。值得注意的是,长安大学本部家属院的一名感染者曾于12月4日前往机场,同日,传染源飞机入境西安。
常荣山分析认为,当地12月9日发现第一例本土确诊,即隔离酒店工作人员感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
现在根据公开信息回溯,12月4日长安大学两位老人前往咸阳国际机场送人,15日确诊。他认为4日至15日之间当地没有快速反应进行流调。
“特别是4号,我觉得那天长安大学那两个人在国内候机楼,按道理他们是不应该跟国际航班的人有接触的。国际航班180个人发现6个感染了,那些人下来以后,可能在机场哪个地方停留,然后闭环运走,按道理他们不会跟国内航班人有时空交集。”常荣山担心的是,“国际航班防控或者接待工作人员可能与长安大学送外孙的两人有交集了,使用了同个卫生间之类,他们因此被感染,传播链延长到了长安区。12月4日到15日,已经过去了11天,流调就非常困难了。”
常荣山分析,分析目前公开的有限信息,12月4日T3航站楼肯定发生了感染事件,但现在只能推测外泄到了西安市内长安大学和东莞,是否还有其他传播链,不清楚,难揣摩。
“因为14天以后再去追溯人,就很难查到,有些人可能没有带手机,还有出租车司机之类。他既然能感染两个老人,就能感染年轻人,到东莞也可能感染别人,不可能只有目前发现的这4个人。这个信息当地应该公布,有没有做过流调、那个地方(航站楼)有没有进行详细的流调。”
常荣山同时也认可当地关于“西安已出现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的分析,“除了长安大学(传播链),应该存在多条传播途径,不排除12月9日被发现的那个人也往外传播。流调可能做得不好。”
“亡羊补牢地分析,西安这一次无论如何,一定要加强流调队伍的建设,一个1000人的流调队伍对于西安这样的1300万居民的超大城市不算多。”常荣山建议,“比如派人到外地去学习,平常做好流调演练,没有一个合格的队伍,你想快速反应(也没法)。这次可能也派人做流调了,说没什么问题就回来了,结果就出漏子了。”
一位公共卫生专家分析认为,西安防疫存在一定问题,今年每次控制疫情都花了比较长的时间,10月上海旅行团经过西安时也是如此,且病例往外输出。这次的病例扩散已与7月南京机场疫情扩散模式类似。
对于疫情规模,常荣山持有类似的看法,“(西安本地)肯定超过南京7月时200多个的规模。除了全员核酸检测,没什么更好的办法。”现在也不能确定疫情规模和是否会大规模扩散。
目前溯源指向感染源为境外航班,他建议改善和加强境外输入的隔离,“隔离酒店不要设置在城市里,应该在距离城市更远的地方,180个人有6个人感染,按道理当时就立刻引起高度戒备。另外,这6个人不确定是否同一天发现,这180人是否分在几个地方隔离,如果是,每个隔离点都要做环境病毒检测。不仅如此,西安范围内所有仍有存量入境隔离人员的隔离点,也要仔细排查。这些信息也要及时公布,以便近期去过这些场所的居民及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这样才能不遗漏任何一个‘渗出’点,以绝后患。”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