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从什么时候实行?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有影响吗?

  关于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很早就被提及了,但是具体政策一直没有落实,2021年延迟退休年龄会出台吗?这些都不是很清楚,一起去看看之前的相关信息介绍。

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影响

  事实上,“延迟退休”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早在去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为民就提到,针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趋势,适时研究出台逐步和推迟退休年龄等对策。

  2022年的这个节点实际上是在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时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提出的一个想法实际上并没有以政策的形式落实到位,所以当他说在2017年,尽管他说我们的推迟退休的政策将在今年实行,然后将有一个五年的过渡期,然后将在2022年实施。

  然而,这种真正的政策在当时实际上并没有实行,因此不存在五年过渡期的问题。即使延迟退休政策在明年2021年确定并实施,也不应该改变五年过渡期。因此,在五年过渡期之后,推迟退休政策最早不应实施到2026年。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近年来已有多国延迟了本国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

  如果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2020年应当是最后期限,不过推出延迟退休至少五年后才会实施哦!

  哪些人受延迟退休影响?

  按照原先的时间表,如果2017年出台,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到2022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到2022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到2022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延迟退休,意味着职工交纳社保的时间变长了,领钱的时间变短了。这让一些人担心未来自己领到的养老金会不会变少。记者通过计算发现,事实上,延迟退休可以切实增加自己的养老金待遇。

  延迟退休1年多领多少钱?

  我们退休后养老金到底能领多少钱?有一套比较复杂的公式能够计算出来。

  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编者注: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它是由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如此每年计算一次,到退休时,把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然后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出的。)

  两者相加就是退休之后可以领到的养老金数额。

  举个例子,假如老李,男性,从2005年开始在北京工作并交纳社保,到2019年共缴费15年。在没有延迟退休的情况下,老李在2020年刚好退休。2019年北京在职岗位平均工资为8847元,假设老李在工作的15年中,平均工资为9000元。经过一系列计算,老李每月大概可以领取2200多元的养老金。

  在实施延迟退休以后,假如老李61岁才能退休,多交了1年的养老保险,他的养老金是增加还是减少?

  经过计算,延迟退休1年,老李每月的养老金大概是2600多元,比他正常退休多出了400元左右。如果交纳30年养老金,他的养老金会增加更多。

  这说明,实施延迟退休以后,类似老李这样的退休员工的养老金是增加的,交纳养老金的时间越长,退休时的养老金就会越高。因为养老金计发基数会增长,基础养老金会增加(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要用到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平均工资);此外,平均缴费年限会增多,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增多。

  我国养老重任主要由第一支柱承担

  即便延迟退休一年,老李每月2600多元的养老金,日常生活是足够了,但远远谈不上品质,更生不起病。要想让老李在退休后过上更为美好的生活,除了养老金,需要更多路径支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养老金保障的是基本生存,退休后要想过上更为美好的生活,需要第二支柱、第三支柱,比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购买商业保险,以及自己购买一些理财产品等,这样在退休以后才能过上比较美好的生活。

  在我国,养老金的构成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通常称为“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国家发放的养老金,即国家帮你养老。这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政府兜底的公共养老金,旨在保障国民养老安全。

  第二支柱是单位帮你养老。也就是单位帮你交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一般是政府给予税收优惠,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单位建立了这个制度。

  第三支柱是自己给自己养老。主要是个人通过理财等投资的养老金,个人自愿参加。

  很明显,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是基础保障,第二、第三支柱是用于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

  目前,我国的养老重任主要是由第一支柱承担。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在年初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0年首季峰会上表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第一支柱规模超过6万亿元,第二支柱规模仅2万亿元,第三支柱刚刚起步,规模相对比较小。合并计算,第一支柱的占比占到70%。

  显然,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这样的结构比较容易出现第一支柱独木难支的局面。

  美国则相反。美国的养老金体系是以第二、第三支柱为主,第一支柱为辅。美国第一支柱规模占比维持在10%左右;第二支柱占比在55%左右,第三支柱占比在30%左右。

  我国亟需加强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

  我国职业年金增长迅猛,即将破万亿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以缓解基本养老金的压力。

  先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又称企业退休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自愿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

  我国的企业年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企业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达到95963家,参加职工数量2547.94万人,积累基金达到17985.33亿元。其中,2019年积累基金增量达到3215亿元,该增量为2013年以来的峰值。

  相比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建立较晚。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制度。职业年金覆盖人员范围包含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决定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紧接着在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要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必须缴纳职业年金。

  尽管我国职业年金发展较晚,但近几年增长势头非常迅猛。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在2020年12月3日举办的养老与基金研讨会上表示,未来职业年金也会发展得很快,目前马上要突破万亿元。

  从以上数据看,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或已开始承担起我国的养老体系建设的重任。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