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 延迟退休如何保证就业?

  延迟退休是大家一直非常关注的话题,随着“十四五规划”中再次提及“渐进式延迟退休”,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早晚都会落地执行。2020年末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增多,有人担心2021年了,延迟退休会开始执行吗?如果按照男性60岁退休的话,那么61-70年出生的人,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延迟退休具体会怎样落实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延迟退休如何保证就业

  2021年延迟退休会开始执行吗?

  近期延迟退休之所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是因为延迟退休事关各方利益,另一方面是因为“十四五规划”中提及了渐进式延迟退休。五年规划是我国全国性的长期规划,针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所以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不过,延迟退休是关系百姓民生的一项政策,从起草方案到正式出台、执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关于延迟退休的讨论早就存在,按照过去的延迟退休实施时间,具体方案在2017年出台,2022年正式实施。所以即便是2021年有具体的延迟退休方案出台,至少也会在2026年才能开始实施。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国家法定的,如果延迟退休,那么就要涉及法律修改等问题,所以过程会更加漫长。

  60后、70后分别会受到什么影响?

  按照我们先前的算法,假设2021年延迟退休具体方案出台,2026年开始实施的话,那么66年-70年这一阶段出生的人口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70后就更不必说了。有专家预计,延迟退休将在2045年全部调整完成,实现男女都是65岁退休,按照这个时间来看,70后会受到一定影响,不过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一下子从55岁延迟到65岁。

  关于延迟退休,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以下几点:

  按照工龄退休更加合理。有人认为,无论实际年龄多少,工龄满30年、社保缴费满足相关要求,就应该退休。一般人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有效发挥劳动力生产价值的时间基本上就是30年。在养老金领取方面,现在养老金已经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如果选择满30年工龄就退休,养老金比缴费时间更长的人少也是理所应当的。

  自愿退休。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延迟退休只适合国企、科研人员、技术人才等等,对于大量从事体力繁重劳动工作的人来说,60岁以后实在是无法继续高强度工作,不如退休。另外还有大量自己交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本身这些人群可能就是因为身体等原因无法参加工作,选择自己交社保,延迟退休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而技术类人才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反而年龄越大、资历越高,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延迟退休短期内并不会落地执行,近两年要退休的朋友大可放心。而70后、80后呢,也不必过于悲观,延迟退休虽然势在必行,但是也会综合考虑多方利益,合理灵活制定,保证对各方的公平。

  延迟退休如何保证就业?

  延迟退休,将坚持小步调整原则

  有人认为,延迟退休意味着岗位减少,年轻人工作将更加难找。

  对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表示,静态看,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冲击。劳动力供给增加,自然腾退的岗位减少,短期内大龄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但这种冲击是有限的、可控的,不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

  从劳动力供给端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连续8年下降,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仍将加剧,第二次出生高峰的人口(1962年至1972年)将进入老龄期,老年人口进一步增多,“一升一降”,在现有退休年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

  从劳动力结构看,大龄劳动者与青年人就业岗位的替代性不强。“青年人的就业问题,更多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能否提供足够的、与青年人就业能力、意愿相匹配的岗位。”莫荣说,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特别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长,青年就业有广阔空间。

  “此外,延迟退休改革将坚持小步调整原则,若采取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的方式,每年因延迟退休而多出来的劳动力不会太多,甚至会被每年减少的劳动力相抵消。所以,年轻人没必要过度担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应加大对大龄劳动者就业的保障

  迟福林介绍,我国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援助体系,对于大龄失业人员也有相应保障措施。

  根据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对参保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可根据其参保缴费年限,发放不超过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可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龄;参加过失业保险的临近退休的大龄劳动者,可按规定享受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对其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面对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建议继续贯彻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强化对大龄职工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多措并举提高大龄劳动者技能水平。”莫荣说。

  “下一步应加大对大龄失业人员保障力度,助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莫荣说,例如,国家可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鼓励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湘泉则认为,大龄劳动者经过几十年的工作历练,有深厚的经验技术积累,在很多就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不应该简单把大龄劳动力看作企业的成本和负担。“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有利于提高大龄劳动者参与率,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年长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进而促进消费需求和就业增长,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同样拥有广阔前景。”

  延迟退休、持续缴费,将提高退休后养老金水平

  莫荣介绍,目前,我国养老金待遇计发有很强的激励机制,退休时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多缴费1年,退休时基础养老金提高1个百分点;晚退休1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减小、个人账户积累额多1年记账利率,月领取额增多;由于缴费和计发基数增加,待遇调整也会相应增加。

  “延迟退休,继续工作、持续缴费,将会增加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水平。”莫荣说,工作期延长了,会增加个人劳动期间工资收入,总的看,是有利于个人的。

  此外,延迟退休后,员工继续留在工作岗位,将无法回归家庭帮助子女带孩子,“生了孩子没人带”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对此,迟福林坦言,受传统家庭文化影响,我国老年人在家庭照顾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照顾隔代后代(孙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延迟退休采取的是渐进式方式,节奏总体平缓,改革前期退休的人只延迟几个月,对家庭照料和育婴活动影响非常小。而对年轻一些的劳动者,离退休还有一段时间,有较为宽裕的时间来对家庭生活进行规划。

  “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同时,同步完善育婴托幼政策,促进家政服务业更加规范,入托更加方便,切实解决女职工生育后顾之忧。”迟福林说。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认为,延迟退休不能“单兵突进”。延迟退休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非常多,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